固話(工作日):
0551-62826768
15395097618、18019906335
工作時間:9:00-17:30 (周一至周五)
工作時間之外可撥打手機號聯系我們哦!“小國大業”這四個字,用來描述荷蘭這一西歐國家的經濟特征,是比較貼切的。人多地少、資源貧瘠,荷蘭農業自然資源條件并不優越,但這個歐洲小國,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大國,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農業奇跡,形成獨具荷蘭特色的高科技現代農業。
荷蘭農業的成功經驗是什么?它領先世界農業的秘密又在哪里?
?
種植模式——高科技
如果你去過日本、美國、以色列等國,就會發現,這些國家的農業各有其明顯特色。日本是精細農業,美國是規?;珳兽r業,以色列是節水灌溉技術領先全球的高科技農業。
而歐洲國家荷蘭,它的農業特色與以色列相似,是高科技農業的典范。
往前追溯70年,即20世紀50年代,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荷蘭農業開始了它的蓬勃發展之路,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沉淀,形成了如今的高科技農業面貌,主要體現在玻璃溫室農業、園藝花卉、生物防控技術、電子信息技術等方面。
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,荷蘭溫室開始發展,他們依托玻璃溫室技術,大力發展設施農業,突破了這些限制瓶頸,并讓這個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的小國,一躍成為全球農業強國之一,創造了農產品出口全球第二的奇跡。荷蘭玻璃溫室環境控制方面,實現了全部自動化控制,包括光照系統、加溫系統、液體肥料灌溉施肥系統、二氧化碳補充裝置以及機械化采摘、監測系統等。玻璃溫室全面的自動化,加上先進的知識和技術,生產出的作物非常高產,且品質很高,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也多出口其他國家。從育種、育苗、生產、交易和流通等,荷蘭的花卉產業鏈非常完整,并且各環節科學分工、高效聯動。
對于現代技術的應用非常普及,不僅體現在高度機械化、精準環境控制(包括自動補光、調控溫度和濕度、通風、補充CO2等),也體現在生物技術、信息技術。比如智能補光,這邊溫室都需要給植物智能補光,并且給植物供給CO2來增強光合作用。
荷蘭很注重信息化操作和田間監測、大數據收集。這些基地的大數據建立很完善,將大數據輸入電腦,利用信息化控制溫室的各種自動化操作和防控。
這里的大多數溫室基地,很少出現病害,多是預防為主,并對什么時間可能出現的病蟲害進行大數據搜集,一旦出現病害,根據大數據進行防控。
病蟲害治理——生物防控
與國內習慣用化學防治害蟲方式不同,荷蘭設施農田對付不利于作物生長的害蟲,種植者并不是通過打化學藥劑,而是引入對該作物無害的害蟲天敵進行消滅,這是荷蘭設施農業生產中對害蟲非常普遍的防治方式。
在各溫室大棚中,我們在一些作物葉片上看到了許多如捕食螨等害蟲的天敵,這種利用自然生物鏈的天敵方式保護作物生長,最大程度地再現了天然環境。
荷蘭是小型家庭農場式農業的代表,規模不大,靠科技、設施、先進的種植理念來向少量的土地要效益,荷蘭農業的成功經值得全球借鑒,